卷一
司马光引孔子的话:“天尊地卑,乾坤定矣。卑高以陈,贵贱位矣。“认为君臣关系就像天地一样不能互换。如果不是桀、纣那样的暴君,对手又是商汤周武王那样的明主,君臣的名分本是不可变的。孔教里
名分
很重要,孔子把名分看的很重要:“卫君待孔子而为政,孔子欲先正名,以为名不正则民无所措手足。"。三家分晋,周天子不但不征讨,反而加封赐爵。这是周天子自己破坏了礼教,礼教坏了,天下大乱,诸侯国才开始争雄称霸,才有了战国开始。
这么看来礼教三钢确实是束缚人的道德,帝王利用它可以教化民众,人生下来就不能反抗。陈胜能在当时说出"王侯将相宁有种乎?"
还是真厉害啊,怪不得毛主席说五帝三皇神圣事,骗了无涯过客。有多少风流人物?盗跖庄屩流誉后,更陈王奋起挥黄钺
赵简子为了立太子,把训诫的竹简给俩儿子,让他们谨记。三年后问他们内容,长子伯鲁说不清,简也丢了;二子无恤不但能背诵,还把简随身带着,放在袖子里。最后无恤成了太子。
无恤天天带着是不是有点假,竹简好像挺沉的吧?不过如果是真的,那天天带着证明有毅力;如果是假的赵简子问的时候他靠其他途径得知再带上,证明他奸;无论怎样在当君主方面都比老大强
智宣子立智瑶为后,瑶有才但心不仁。即位后总依靠国力强盛欺辱其他国家君主,在宴席上羞辱戏弄韩康子;向韩康子、魏恒子索要领土,两家都给了,其实这都是两家的计谋
《周书》曰: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。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
。以骄智伯,然后可以择交而图智氏矣。最后果不其然瑶更加得寸进尺又找赵襄子无恤要领土,赵襄子拒绝,智瑶怒,率韩、魏攻伐。最后反被三家联合起来灭了智氏一族。
将欲败之,必姑辅之。将欲取之,必姑与之; 德行很重要
三家分智氏之田后,智伯家臣豫让想报仇,未遂。赵襄子认为他是义士就放了他。豫让还没放弃,装扮成病人,吞下炭火弄哑嗓音,每天上街乞讨,寻找机会,连妻子都认不出。有一次遇到了好友,他一眼认出了,流着泪说:以你的才干,为什么不投靠赵家,找机会报仇,为什么非要这么做呢?豫让说:
"既已委质为臣,而又求杀之,是二心也。凡吾所为者,极难耳。然所以为此者,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怀二心者也。"
。最后复仇失败,被杀。
真义士也,虽然看着有些’蠢‘,但我很敬佩。
魏文侯儿子子击驾车遇到田子方,下车伏拜行礼,子方却不回礼。子击生气的说:“你说富贵的人能对人骄傲,还是贫贱的人能对人骄傲?"。田子方说:
"亦贫贱者骄人耳!富贵者安敢骄人!国君而骄人则失其国,大夫而骄人则失其家。失其国者未闻有以国待之者也,失其家者未闻有以家待之者也。夫士贫贱,言不用,行不合,则纳履而去耳,安往而不得贫贱哉!"
。于是子击作揖道谢
光脚的不怕穿鞋的
韩国国相侠累与濮阳人严仲子有仇。严仲子听说聂政是个勇猛之人,献巨金为其母庆寿,结为好友,求其为己报仇。但聂政说:“老母还在,需要赡养,不能献身"拒绝了。等到母亲去世后,聂政为报与严仲子知遇之恩,一人一剑刺杀了侠累,但周围都是兵卫,无法逃脱,于是用剑毁了自己的面容,并自杀了。韩国人将他尸体放到集市,悬赏追查此人,但没人知道。聂政的姐姐聂荌听说了此事,立刻前往,哭着说:“这就是聂政啊,他是因为我这个姐姐还在不想连累我,才自毁面容的,但我怎么能为了自己性命埋没了弟弟的英明呢”,于是自尽死在了聂政的身边。
姐弟俩都是英烈,真感人